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注意的秘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考试当中,注意是一个常考知识点,之前出现过单选题和简单题的考查。由于心理学比较抽象,就需要广大的同学先理解知识点,然后才能更好的运用知识答对题目。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学当中的注意,探究他的奥秘吧!
一、注意的概念及其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指人的注意会指向一定的对象,比如看书,注意就指向“书”这个对象。而我们说一个人学习能够聚精会神,就是集中性的体现。
二、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无意注意是不自觉、不经意间产生的注意。比如正在上课,突然有同学迟到,匆忙跑进教室,大家都会不自觉的注视迟到的同学,此时就是无意注意的体现。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如:在路上看到之前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就会不自觉的注意到。强光,巨响,浓烈得到气味,也会引起人的无意注意。老师上课时用红粉笔标出重点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看到重点内容。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如:人在接的时候,更容易被食物吸引注意力,女孩子在一堆事物当中更容易注意到化妆品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除此之外,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也会影响人的无以注意。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认真听讲,所使用的就是有意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第二,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有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
第三,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
第四,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有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
第五,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1)概念
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2)培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第一,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如:一个人喜欢打麻将,可能打一个通宵都不觉得累。
第二,熟练和系统化。如:老司机开车,妈妈织毛衣。
练习题
1.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来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1.【答案】B。解析:学生的注意被小鸟吸引,此时学生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没有付出意志努力,所以属于无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
2.学生对于考试的知识不感兴趣,但是通过考试可以出国留学,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答案】A。解析:题中为了通过考试,这个过程属于间接兴趣,即对于目的或结果感兴趣,但对于事物的过程本身不感兴趣。间接兴趣引起的是有意注意,有目的且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即随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