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态度、品德的形成过程

2021-09-11 17:04:4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态度、品德的形成过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这部分知识点在教师招聘中考察的形式主要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单选题主要以给出概念性描述或者案例性描述让同学们反选属于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哪一个过程,或者排序的形式出现;多选题主要问同学们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案例题的考察形式是给出一个具体事例,要求用本部分知识解释或解决材料中的现象和问题。

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en)在1958年的研究,提出了态度的形成过程“三个阶段”理论,一般来讲,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依从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个体在外在的社会力量的影响下,表现出了某种态度的外显行为,还没有形成深刻的认知和情感成分。也就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个人的态度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因为依从可以得到奖励,否则将受到惩罚。品德的形成和转变除受制于强制外,也从模仿他人的态度、品德开始。在凯尔曼看来,态度的形成始于两方面:一是模仿,它出自自愿,不知不觉;二是服从,它出自一定压力的迫使。个体形成这种表面的态度可能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报酬或者避免惩罚。例如,一个员工不得不接受“在办公室着正装,打领带”这样的要求,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就会受到惩罚。而儿童常常是从无意识地模仿父母、教师及自己崇拜对象的态度、言行开始的。这是形成和改变自己品德的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2)认同阶段。

在这一阶段,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认同是在思想、情感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即已经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群体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为与其保持一致性而采取相同的表现,表现在态度行为上的主动、自觉的接近、趋同于态度对象。具有一定的自觉性,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接受。例如,如当学生经过教育,参加过一些共青团组织的活动以后,自愿承认团章,遵守团纪,希望成为团组织的一员时,他对成为一名团员青年的价值内化程度已达到认同水平。

(3)内化阶段。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个体真正从心灵深处相信并接受了外来的新观点、新情感、新理念和新规范,并将它们与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且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彻底形成了新的态度。例如,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认为上课时应该遵守纪律,因为这既是尊重老师的表现,也是珍惜学业和维护集体的行为。这种态度是理性的、持久的、稳固的。

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人对所有事物的态度都完全经历了三个阶段。有的人对一些事物的态度可能要经历整个过程,而对另一些事物可能只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有的人即使到了同化阶段,还必须经历多次反复才能进入内化阶段,也可能一直停留在同化阶段。

做几道题试试吧!

1.(单选题)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 )三个阶段。

A.依从、认同、内化

B.内化、从众、依从

C.服从、依从、认同

D.内化、认同、从众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其中,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故本题选A。

2.(多选题)通过对认同及其特点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认同不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

B.认同是规范内化的一种较低的接受水平

C.认同是确立自觉遵守态度的开端

D.认同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

2.【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它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过程,这种内化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A项说“不是关键阶段”表述错误。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故该说法不正确。认同是确立自觉遵守态度的开端,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接受,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故B、D两项表述错误。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A、B、D三项不属于认同的正确说法,与题干相符,当选。C项:说法正确,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B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