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3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2.3】

2023-02-06 14:23:2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会犯错误但是作为教师应该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多去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而不是更多地去指责、批评他们。题干中“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要坚持表扬激励为主,减少批评教育。所以D项说法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A选项,情感体验法(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不合题意故排除。

B选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不合题意故排除。

C选项,实践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不合题意故排除。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题干中的教师应该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班主任应该在小东几次竞选落选后,鼓励小东不要气馁,继续努力。

A选项,提醒小东低调做人,注意拉票,此说法有违学生的公平竞争。

B选项,建议小东放弃竞选,安于现状,此说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D选项,安慰小东顺其自然,随缘认命,此说法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遵循“教育公正”原则,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问题。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或者说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来说是均等的。范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公平,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范老师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故本题答案为C。

A选项,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表述错误,题干中未体现老师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故排除。

B选项,有助于教学任务完成表述错误,范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会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故排除。

D选项,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表述错误,题干中未体现范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故排除。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

科目二(4-10)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分类的理解和的识记情况。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对他人经验的接受,并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题干中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较高,并且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因此需要依靠老师的讲授,属于接受学习。

A项,发现学习是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C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D项,互动学习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集体探索和实践过程,是一种文化现象,强调互动学习是组织中许多人共同进行的集体学习现象。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可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根据题干所述,回答问题对小马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小马发现坐在后排就不会被提问,撤销了小马的厌恶刺激,从而导致小马坐在教室后排的行为发生次数增加,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强化。

A项,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

C项,延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生前一段时期的理想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

D项,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模式。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罗杰斯所倡导的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A选项,指导性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仔细指导下,按固定的教案、按部就班地学习。

B选项,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发展创造力。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D选项,程序教学是指要使教学或者训练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很精确地分析强化效果,并设计操纵这个过程的技术建立一个特定的强化列联。也就是根据学习的目标,在促进学习时,不断地给予强化,促使学习者向着学习目标迈进。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小狗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是刺激的分化过程。

B选项,刺激泛化是形成条件反射后对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C选项,刺激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D选项,刺激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A。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强度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着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因此本题选D。

A、B、C三项不能描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的关系,因此本题选D。

10.【参考答案】

短时记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3)意识清晰:短时记忆是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主体有清晰的意识。

(4)操作性强:短时记忆就其心理功能而言具有操作性。

(5)易受干扰:当有新的信息插入,即阻止了复述时,原有信息就会很快消失,而且不能恢复。

相关推荐:2023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3】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