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试积极备战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别整理了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30)。查看更多1月份教师招聘模拟题,点击并收藏>>>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月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学说。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神话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等。
选项A,劳动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劳动起源说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苏联的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C,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它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以朱熹和各大宗教为代表提出的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非科学的,就其地位而言,是有关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符合题意。
综上,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育”的由来。
B选项,“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故B选项正确。
A选项,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C选项,“道德”一词连用开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人们如果达到道德的境界,需要用“礼”来规定行为,这里的礼指的是原则、行为规范。
D选项,老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选项A、C、D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择B。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题干中,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具有教育的本质属性。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包含了: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而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教育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和不平衡性。其中,教育的不平衡性是指教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并非完全与政治、经济同步。故D项正确。
选项A、B、C均说法错误。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是不可能超越历史文化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到社会其它子系统的制约,比如: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等等,所以教育会受到生产发展的制约;最后,教育只能影响政治经济却无法决定政治经济。故排除ABC。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择D。
6.【答案】A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实质: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正像社会性和活动的意识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一样,社会性和活动的意识性也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由此可知,AD符合题意。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人类有着比动物更为丰富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复杂多样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的代际传递或积累单纯依靠基因遗传已不可能。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以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为直接目标的。
BC为干扰项,排除。故本题选AD。
7.【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质的特点。教育的质的特点包括: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
选项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不是盲目、自发的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的目的不是追求生产成果的丰硕、部落国家的治理、文艺科学的创造、战斗军事的胜利,而是有目的地选择目标、组织内容及活动方式来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
选项B,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听任年轻一代凭自己的意愿和经验来获得自我的身心发展,其效果是极其低下的,难以符合社会的期望与要求,因而需要由有经验的父母、年长一代,或学有专长的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年轻一代以及其他的受教育者来学习、传承、践行以语言文字图像符号呈现的种族与人类经验,并在生活、交往与实践中领悟经验的社会意义,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能和品行,把他们培养成为既能适应并能促进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和各种专门人才。
选项C,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学互动是以激励学生之学为基础、为动力的,旨在使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人。可以说,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
选项D,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一切活动。
综上所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根本目的。这就是教育自身固有的本质(质的规定性),是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教育是社会。故本题正确。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题干中孩子偶然间学会的“冰”,不符合教育的目的性,因此不属于教育。故本题表述错误。
10.【参考答案】
赫尔巴特和杜威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二者教育理论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对立,其表现如下:
(1)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统一性
①他们对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解,是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前提。赫尔巴特的哲学思想受康德和费希特影响,其在《普通教育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与其哲学认识论是密不可分的。而杜威的教育理论则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上的。
②赫尔巴特和杜威都十分关注教育目的、道德教育、课程理论以及教学过程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建构在这些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第一目的是要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成为普鲁士培养优秀的公民。杜威则认为,促进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社会性的要求和儿童的需要并不总是相对抗的,因此,教育也是社会进步及改革的基本方法。
(2)赫尔巴特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上的对立点
①道德教育方面,赫尔巴特更重视个人的观念的培养,杜威则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赫尔巴特认为存在着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即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观念是最根本的要素,人们用这些观念来调节个人意志和社会冲突,就能使自己成为服从既定法制的、有美德的人。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重视人的独立性、独创性和毅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非竞争等。
②在课程内容上,赫尔巴特提倡分科课程,而杜威强调活动课程。
③教学过程方面,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杜威强调五步教学法。
④在教师和儿童的地位上,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主导,杜威强调儿童的兴趣。
赫尔巴特在这方面重点论述的是纪律问题。他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
杜威十分关注在教育中儿童兴趣的发挥和经验的形成。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要求摒弃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的东西,强调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个体在经验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要求等。
(3)在教育史上,一般来说,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而杜威则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两大派在教育理论上的分歧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个中心”的对立,即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的对立、系统书本知识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的对立、课堂教学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