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2)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段落格式能设置字符的对齐方式、段落缩进、行间距、段落间距、制表位等。如果想在Word文档中某一段与其前后两段之间要求有较大间隔,可以在段落格式对话框增加段距。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幻灯片母版的使用目的是进行全局设置和更改,并使该更改应用到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中。
科目二(3-9)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注意的范围也称为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题目中的“一目了然”也就是指老师一眼就能看得清楚学生在做什么,强调短时间内个体意识到的客体的数量。故本题选A。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注意力的提高方法。教材内容过深或过浅,教师无意的重复或冗长的言辞,教师讲课声音过高或过低,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要么使学生容易疲劳,导致分心,要么由于刺激不够,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度适中的刺激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A选项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提供与学生相关的事物,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需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注意力。B选项有利于提高注意力。引起有意注意的是对兴趣的依从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联系学生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C选项有利于提高注意力。D选项中简单重复的练习,是一种机械式的练习,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容易使学生产生注意的分散,比如简单重复练习,教师单一语调上课等,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简单机械重复的训练,学生容易养成“依样画葫芦”的习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复杂度适中的刺激信息,或者依据与学生相联系的事物,并且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信息,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故选择D。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黑人的牙齿与肤色相比显得更白;月亮明亮时,感觉星星变得稀少;这些都是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视觉感官的结果。故选C选项。
A选项,代偿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它指的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缺陷,不选。
B选项,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题干中并未体现感受性的变化,排除。
D选项,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继时对比侧重时间的先后,题干描述的是同一时间。
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听觉适应的规律。听觉适应是指感觉适应的一种,持续的声音刺激所引起的听觉感受性变化的现象。题干中,进入吵闹的集市,刚开始觉得嘈杂,一段时间后觉得减弱,是吵闹的声音持续作用在听觉器官,导致感受性降低,因此属于听觉适应,故本题选择D选项。
选项A,在听觉心理学上,听觉掩蔽是指一个声音对另外一个声音的干扰。
选项B,在听觉中,对比是指声源的响度与其背景噪音之比。如,人们常说的“夜深人静”。在各种声音都平息了的夜晚,小声音很容易被察觉。这种现象就是感觉对比中的听觉对比效应。
选项C,听觉疲劳亦称“声刺激后听觉疲劳”。因声音刺激长时间连续作用于听觉器官,或因声音刺激强度超过听觉感受器的正常生理反应限度,听觉感受性暂时降低的现象。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D。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
A选项,形象记忆指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B选项,语词记忆也称逻辑记忆,是以对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C选项,情绪记忆指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D选项,动作记忆指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题干中,娇娇记住的是对虫子的害怕,属于情绪记忆,故此题选C。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忘规律。学习之后立即复习称为及时复习。
选项A,循环复习是指复习过程中要多次重复。
选项B,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
选项C,学习之后立即复习称为及时复习。
选项D,补充复习为干扰项。
题干中,学习之后立即复习指的是及时复习。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题中所述为再造想象。故本题答案为C。
中学科目二(10)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正比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果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一般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题干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