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三元智力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能力发展在个体身心发展阶段占据重要方面,故在考试中相关能力的考查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对于能力的构成以及发展,有很多心理学家做出了相关概述,如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斯腾伯格认为,最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
一、智力成分亚理论
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策略。
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新任务是个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新情境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当遇到新问题时,有的人能应对自如,有的人则不知所措。在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动许多操作化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如果个体不能有效地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中,就会导致信息加工过程的中断,甚至使问题解决失败。斯腾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当个体初次遇到某个任务或某一情境时,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就开始了,在多次实践后,人们积累了关于任务或情境的经验,自动化的能力才开始作用。
三、智力情境亚理论
智力是指获得与情景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另一种和谐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而不是适应现存的环境。
【牛刀小试】
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是心理学界最流行的全面解释人类智力的理论,它区分了下列哪一种信息加工成分?( )
A.元成分 B.操作成分 C.评价成分 D.知识习得成分
1.【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操作成分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的编码与存储。在智力成分中,元成分起着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策略。A、B、D三项正确。
C项:评价成分不属于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的构成成分。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BD。
2.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包括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情境智力。(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分别从主体生存的外部世界、主体对信息进行心理表征和操作的内部世界、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经验世界去刻画和描述智力的特征。这就构成了三元理论的三个主要成分: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故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