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印象形成效应

2022-03-15 23:14:0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印象形成效应”,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印象形成效应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的考点之一,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是例子型考题。那如何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含义 例子或关键词
  首因效应 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面试、相亲注意言谈、穿着,就是为了给人好的第一印象。 关键词:第一次、第一面、首次
  近因效应 它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偏差的产生,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冲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例如:一对好朋友关系很好,最近一次突然有一点不愉快,就再也不想和他玩了,这就是最近的信息影响较大的现象。 关键词:最近、近来
  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关键词:以偏概全、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投射效应 又称“假定相似性”。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将心比心、疑邻盗斧 关键词:以己度人
  社会刻板效应 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东北人都会唱二人转,忽略了有些人是不会的。 关键:以群体代个人,忽视了个体差异

下面我们来做两道常见的习题:

1.【单项选择题】人与人之间的第一次交往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且这种印象在对方头脑中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 )。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包括首因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等。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A项正确。

B项:刻板印象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光环效应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项选择题】“爱屋及乌”体现出的心理效应类型是(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晕轮效应的概念。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例如爱屋及乌。A项正确。

B项: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