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 )。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方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重林老师的自主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2.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与学生核对一下答案。曾老师的做法( )。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
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3.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科目二(4-10)
4.“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
A.《大学》
B.《中庸》
C.《春秋》
D.《论语》
5.“白板说”、“龙生龙,凤生凤”、“严师出高徒”的认识分别体现了儿童发展中的( )。
A.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辐合论
B.环境决定论;辐合论;教育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遗传决定论;教育决定论
6.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
标枪、掷铁饼
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为培养雄辩家
7.我国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方面。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及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及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国学
B.私学
C.太学
D.乡学
9.下列不属于学生行为矫正的原则的是( )。
A.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
B.选择强化物和强化的标准
C.必要的体罚及其标准
D.减少强化的频率
10.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周恩来说: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古往今来,学习永远是文人志士的终身追求。(写作)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