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科目一(1-2)
1.在 Excel 中,( )函数可以计算工作表中一串数据的平均值。
A.SUB
B.IF
C.AVG
D.SUN
2.在 PowerPoint 中,要从幻灯片第二页跳转到第十页,应使用( )。
A.超链接
B.动画方案
C.幻灯片切换
D.自定义动画
科目二(3-10)
3.同样的一棵树,画家看到树优美的形态,植物学家看到树的生长状态,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4.在记忆一篇文章时,开头结尾容易记住,中间容易遗忘,原因是( )。
A.同化
B.痕迹消退
C.压抑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5.根据思维的逻辑性,思维可以分为( )。
A.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B.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C.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D.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6.在地理课上,针对“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王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思考。王老师这一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
A.创造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7.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能制成动态的图形,就不用静止的图,根据感知定律,这符合(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对比律
D.活动律
8.低年级学生回答“马是什么”,学生会首先在头脑中浮现出骑马或马拉车的形象,然后才能回答。这种思维属于(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思维
9.小朋友能够完整地听妈妈讲故事,体现了小朋友的注意具有( )。
A.分配特征
B.广度特征
C.稳定性特征
D.选择性特征
10.【简答题】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