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答案【8.31】

2022-09-07 16:34:1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临川文学的经典名作,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故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

C选项,郑光祖,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为《倩女离魂》。

D选项,白朴,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综上所述,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选项。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常识。无为: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治:治理。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A选项,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休养生息政策。

B选项,光武中兴或称建武盛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C选项,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D选项,清朝初年,由于经过数十年的战争,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各地多是“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集权统治,缓和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不得不实行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康熙亲政后就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选项。

科目二(4-10)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准备无权编订。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而课程标准是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呈现的具体规定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明度等。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时间一般是0.25秒-1秒,最长不会超过4秒-5秒。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主体是在校老师。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开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5)开展面向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6)开展小组辅导。

相关推荐:2022山东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8.31】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