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思维的基本特性

2022-03-08 16:54:1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思维的基本特性”,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思维的基本特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需要大家准确进行区分,那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进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所以从定义中大家就能够得出思维的这两个特性,一个是间接性,一个是概括性。

二、思维的基本特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在学习思维的间接性时,大家可以联想到感觉、知觉的定义:在感觉的定义中,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在知觉的定义中,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从感知觉的定义中,我们能发现感知觉都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思维则是间接的反映,因为思维不是直接反应事物的,所以思维需要借助某种媒介来间接地反应事物,比如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观气色、听气息、问症状、摸脉象,来诊断疾病,又如根据燕子低飞预测要下雨,这都是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含义和例子,大家要理解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没有直接感知,所以只是一种推测、预测、猜测。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在学习思维的概括性时,大家可以看到概括性是要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总结、概括,但是有的时候出题,大家不容易看出这个是概括的过程,因为题目直接就是以结论的形式出现,如“灯是能照明的工具”,这里所体现的就是思维的概括性,这里不只说的是一个灯的属性,而是所有灯的共同属性。因此大家在判断这个题目是否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时,可以把握这两个点:①题干是不是总结、概括的过程②题干是不是总结概括的结果,如规律、定义等。

而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之间也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人们通过抽象、概括,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的规律性联系,然后再依靠思维活动获得的概念、法则、理论,通过推理判断,进行间接反映,从而使人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的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基础。

三、怎么考

1.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思维概括性的是( )。

A.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

B.借助思维,人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

C.人们通过有关秦朝的历史资料和兵马俑等文物,回顾秦始皇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的状况

D.内科医生之所以能诊断出人们的内脏疾病,是因为医生掌握了系统的医学诊断理论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于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ABD体现的都是思维的概括性,C选项,通过文物回顾当时的政治状况,体现的是间接性。因此本题选择C。

2.下列关于思维的间接性表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B.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某种预见

C.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通的、必然的联系

D.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于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ABD体现的都是思维的间接性,C选项体现的是概括性。因此本题选择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