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是学校教育里老生常谈的棘手问题。相关政策一直在出台,体育课“走过场”的现象却仍屡见不鲜;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迅速发展,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的贡献却屈指可数,中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也在过去30年间持续下滑。
一、背景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二、两极分化的现状
这几年,青少年体质常常成为热议的话题。一方面,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身体素质愈发重视。在许多大城市,送孩子参加体育兴趣班已成为不少家庭的固定教育支出。但另一方面,学校体育的地位却仍显尴尬。在一些地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甚至遭到家长集体反对和投诉。对于将体育纳入高考这一问题,你怎么看?也成为社会大众热议的话题。
三、观点及分析
提出将体育纳入高考这一观点的本意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但是也一定程度的忽略了教育公平的问题,因此要理性的看待。
一方面,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是学校教育里老生常谈的棘手问题,同样,少年儿童眼镜化和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也十分令人担忧。因此,将体育纳入高考,可以提高学校、家长等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进而让更多孩子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落后地区体育师资缺乏、运动场地和器材不足等问题,制约着这些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如果将体育纳入高考,这些学生的得不到良好的体育教育,对于这些学校学生而言,是有失公平的。
四、解决措施
国家层面,要着力解决部分地区学校师资、运动场地和器材不足的问题,帮助偏远地区学校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改善办学条件、上好体育课。
教育部门层面,做好监督和培训工作,既要定期组织各校体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又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学校开齐体育课,避免体育课被占用。
学校层面,要加强体育课程建设,贯彻落实体育课开足开齐的方案。增强学生以及家长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同时做好家校共育。